元香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见如娟的神情,也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她沉默地点点头。
如娟得到了保证,多少放心了。她相信元香。
元香进入康妃的寝殿。康妃道:“如娟跟你说了什么吧?你不用担心,本宫是去见皇上,不是去拼命的。”
元香一向不多话,对于康妃的命令,一向是无条件执行。
康妃带着元香去了御书房。进去前,康妃吩咐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要动手。”
“娘娘,奴婢明白。”
御书房里,皇上的神情很是疲惫。康妃走到龙书案前施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皇上道:“爱妃平身。”
“谢皇上。”康妃起身,见皇上仍然是紧蹙眉头,便走到皇上身后,轻轻为皇上揉着太阳穴舒缓神经。
皇上向后仰着头,享受着康妃的服侍。康妃的手指轻柔,一股幽香入鼻,格外的怡人。“爱妃今日来见朕,可是有事?”
康妃道:“皇上多日不进后宫,臣妾担心您的龙体,特来看看。”
皇上无奈道:“边关战事紧急,各地征税又不利,朕这里是千头万绪,冷落了爱妃。”
“皇上,臣妾服侍您多年,哪里还会介意这些?”康妃顿了顿,继续道:“各地征税不利,会不会影响边关的战事?”
皇上叹气道:“影响自然会有的。朕已经加派人手,加紧征税了。”
“皇上,不知为何会征税不利?”
“哼!”皇上怒道:“都是些刁民!边关打仗,几十万热血男儿浴血奋战,保的就是百姓安乐。这些百姓竟然都不肯交税,想来真叫朕寒心。”
康妃柔声道:“是啊。若是边关失守,蛮族入侵,就会有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
皇上道:“正是。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百姓竟然不明白。”
“皇上,百姓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只是他们已经自身难保,哪里又有多余的粮食交税呢?”
皇上听到这里,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爱妃今日来又是要朕不再加税的?”
康妃走到皇上面前跪地道:“连年天灾,百姓已经食不果腹。臣妾听说很多地方征税竟然连百姓家里的口粮都抢走了。如此强横,与蛮族何异?”
“放肆!”皇上怒道。
“皇上!”康妃丝毫不为皇上的怒气所慑,继续道:“加税自实施以来,已经导致民间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必定引起民变。皇上,蛮族入侵乃是外忧,民变才是内患。攘外忧而不平内患,岂非舍本逐末之举?皇上乃圣明君主,若不能保百姓衣食无忧,何以彰圣德?何以传后世?”
“你住口!”皇上听了康妃这一番话更加愤怒。“康妃,朕真是把你宠坏了!如此妄议朝政,你可还知道宫规律法吗?”
“若是能使皇上免除加税,臣妾愿意领罚。”康妃的眸光坚定,似乎要告诉皇上,她不是学那些沽名钓誉之辈随口说说的。
“哼!”皇上气得握紧了拳头。“这些话,是你父亲的意思吗?”
康妃一凛,沈家是皇上心头的刺,不能拔,却也碰不得。“家父已经离朝多年,不会再干涉朝政,这点皇上应该最清楚。”
沈老爷子虽然离朝,但是皇上又怎么会放心这样一个人物隐居山野。所以对于沈家的监视从没有放松过。
皇上道:“这么说,这一番话完全是你的意思了?”
“正是。臣妾深宫妇人,本不该说这些。可是臣妾不说,又有何人肯说呢?”
皇上盯着康妃,问道:“你可知道皇后也只是提了一句,见朕不喜,便没有再劝了。”
康妃垂下头,长长的眼睫遮住了动人的眸子。“臣妾知道。”
“后宫之中,可还有你这么愚蠢的女子?明知道这个话题会触怒朕,仍然来劝说?康妃,你不是蠢人,难道是朕太宠你了,让你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皇上的话透着危险。
康妃道:“皇上,臣妾入宫多年,一直谨记自己的身份,从不敢恃宠而骄。若是其他,臣妾绝不敢触怒龙颜,可是加税之举,关乎百万黎庶生计,恳请皇上三思而行。”
“三思?你让朕如何三思?边关急需银钱,国库已近空虚。若不征税,如何解边关之围?”
康妃面对皇上的质问,唯有抿紧唇不说话。
皇上见康妃这个样子,更加生气。“你以为朕不知道加税的害处吗?可是边关消耗巨大,若不尽快征集税银补给边关,这场仗随时都有可能输掉。”
“皇上,臣妾知道您的为难之处。您可有想过,为何大战不过月余,就已经消耗至此?朝中多是老成谋国的大臣,为何不懂得战备的重要?这场大战开始得如此仓促,难道不是兵家大忌?”康妃并不想说出这番话,但是眼下形势所迫,她不得不说了。
皇上看着康妃,半晌不再说话。
良久之后,皇上道:“康妃,你可知罪?”
康妃急忙跪倒在地道:“臣妾知罪。”
“康妃妄议朝政,挑拨是非,离间君臣,即日起禁足珑华宫。珑华宫上下,无圣旨一律不得外出,违者按谋逆罪论处,格杀勿论。”皇上的声音在御书房里回荡着。
康妃叩头道:“臣妾领旨。”
元香一直守在御书房的外面,直到看到康妃出来,她才放下了心。却见康妃身后还有几名太监跟着,她小声问道:“娘娘,这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