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辰,这也快中午了。,这个时候去大理寺衙门,恐怕是要吃午饭了。喝茶什么的就别想了……
可地方上的知县,跑到大理寺衙门来见一见长官,通常情况下长官也是不会管午饭的。
毕竟只有下级办好酒宴,邀请上官赴宴,哪有作为长官的,为下属办好备好酒宴的?
尤其是这等级制度极其森严的大明朝。!要让上官卑躬屈膝的应承下属,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宋元以来,南京都不是作为都城一般的存在,虽说也是繁华之地,可偏偏就是因为太过繁华,南京城的地段早已被原住民和百姓占据了,用来做皇宫大内和官府衙门的地方倒并没有明朝中后期那般宽敞。
骑着马,郭文俊很快就来到了大理寺衙门。望着这巍峨的府衙,心中不由的开始微微发怂!
大理寺衙门,那是多少官员被查处和问罪的地方?自明朝立国以来,除了锦衣卫和督察院,还有一个衙门能够监察官员的,那就是大理寺衙门了。
而大理寺衙门的大理寺丞,虽说只有正五品的品级,但在大理寺卿和大理寺少卿都要上朝的情况下,正五品的大理寺丞,往往就成了该衙门的实际负责人。
相当于一个部门的常务负责人。(比如常务副县长)
平日里大理寺衙门的点卯和事物派发和监督,也都是由该人负责和办理的。
这样的实权人物,对自己一个小小知县发出邀请,哪由的自己敢说半个不字?
如果说只是单纯的邀请自己来喝茶,那几乎可以看成是一种仕途和官场上的际遇。
可既然对方极有可能是因为公务来召唤自己,这就不由的,让自己开始提心吊胆起来。
在脑海里搜肠刮肚地想了一些平日里办过的公务,猜想着是不是自己哪里有所纰漏,或者是被大理寺衙门抓住了痛脚。要不然堂堂的大理寺衙门财务负责人怎么会,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就强行的召唤自己前来会面。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有着一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这么俯视着盯着自己,那感觉简直是如芒在背的让人如坐针毡。
这感觉的确一点都不友好。,总有一种随时会被人家针对的错觉。
可偏偏对方是自己的上官,只要他愿意,几乎随时都能够拿捏住自己。也由不得自己说半个不字。
怀揣着忐忑的心情,郭文俊看了看身边的笔帖式小吏,小声的吩咐说道:“你且在门外等我,不要瞎跑溜达,更不要在这衙门外头闹事,知道了吗?”。
笔帖式小吏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偏偏不敢做的太明显。生怕被这位大老爷给瞧出了端倪,连忙像个应声虫一般迅速点头:
“县尊老爷请尽管放心,小的自然明白其中厉害!”
带着郭文俊走进了大理寺衙门门口,这笔帖式小吏不由的嘴角发笑,心中有些郁闷起来,这些个官老爷,心思还真是奇怪。
明明自己来到了大理寺衙门,心中有些发怂,怕被长官在见面的时候横加刁难,便借着训斥自己的由头,来给自己壮壮胆子。
这些个官老爷们的心思,还真是和女人一般的复杂和让人无语。叫人无处捉摸和猜想……
事实上他想的也没错,郭文俊此时此刻的心情心乱如麻,简直就像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一样的难受。毕竟来自于未知的,往往才让人最是担忧。
也不知道这个新官上任的大理寺丞,究竟是何许人也?脾气好不好?容不容易相处?
怀着忐忑的心情,郭文俊把那一份公文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大理寺衙门的官差,舔着笑脸笑着说道:
“几位辛苦了,下官承蒙寺丞大人相召,特来赴约相见,还请通传则个!”
一边说着一边还往这些官差手里塞着一把铜钱,毕竟在大明建国初期,银子虽说也有使用的,但还不是民间的购物主流,民间的寻常购物和使用,还是以铜钱居多,由于宝钞(纸币)的贬值,以及银子流通只在大宗货物和上层社会,市井之间,钱币还是基本上以铜钱为主!
抛了抛手里的铜钱,那开门的大理是衙门官差,有些闷闷不乐的斜瞪了他一眼,又继续向他伸了伸手,嘴边却没有任何的话语作为表示……
郭文俊即便是再笨,也明白了这位官差嫌弃自己给的铜钱较少,这一番伸手是准备继续向自己勒索钱财,否则并不打算给自己通报。
虽说自己是受上官召唤而来,按理说衙门的官差不应该阻挠和刁难自己,但事实上的社会,往往都是不会按理说的……
官员门来办事,这些个开门的官差也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勒索自己钱财,真是胆大包天了!
要知道这个是就在天子脚下的大理寺衙门!
要不?……等自己待会儿见了这位大理寺丞,自己就顺势狠狠的告他一状?让他也尝尝吃不了兜着走的滋味……
心中这个念头油然而生,但很快被自己的理智强行给摁了下去,有些郁闷的摇了摇头,郭文俊把这些小心思彻底熄灭在萌芽之中!
自己做官时间也不短了,虽然说还是官场上的一个菜鸟,但有些事情,老祖宗的教训一点都不少。
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己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