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有些诧异的打量着茉莉和百合,这两个小丫鬟,倒是生的俏丽。
只是……
她们为何能坐在朱成身边,就算是上桌,丫鬟也没有资格。
在大明,尊卑贵贱,分的清清楚楚。
老朱和蓝玉也有些好奇,不过徐达更为在意,因为她的女儿徐妙锦,可是朱成的婚配对象。
难不成,这两个小丫鬟另有身份?
三妻四妾不打紧。
但隐瞒……
“呵呵。”
感受到徐达的视线,朱成咧嘴一笑,他自然知道对方的想法。
“在我府中,没有尊卑之分,只要恪守规矩,谁也不比谁卑贱。”
在朱成眼中。
吃饭时在一边看着,多多少少有些抹灭人格尊严。
侍奉吃饭,自己还不能吃?
心中的教育,让他无法接受。
“就像是你们,我也没有端过康王殿下的架子吧。”
“这倒是。”
朱元璋三人想了想,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尊贵的康王殿下,竟然和几名商贾如此态度。
实在是有些奇怪。
纵使老朱爱民如子,但也未必做得到和人民打成一片,而是带着一丝怜悯的关怀。
这种怜悯,就是建立在朱元璋的高贵上。
而在朱成眼中。
——他没有什么高贵。
“好,很好!”
朱元璋明白朱成的想法,深深点了点头,眼中的赞许之色昭然若揭。
这种不自认高贵,比他的爱民如子,还要更胜一筹。
真正不似伪装的承接了朱元璋对待民众的作风,甚至更进一步。
老朱甚至有些想到薨了的朱标。
心思涌动。
不由得扒了两口饭,掩饰住情绪。
然而在吃到朱成烹饪的菜肴时,老朱却是愣住。
“这……”
这味道,竟然不比火锅差!?
应该说。
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香型,没有辣椒的那种刺激味道,反而接近于正常餐膳的感觉。
酸辣土豆丝爽脆清凉、土豆炖牛肉酱香油脂味充足、红薯甜粥香甜软糯、蜂窝玉米亦是老朱没吃过的清甜。
——任何一道菜。
都完爆御膳!!
“好吃!”
“这个真好吃!”
“……”
蓝玉和徐达也是连连惊呼,情不自禁的将一口口菜饭送进嘴巴里。
本来没吃到火锅,朱元璋和蓝玉还有点失望,但是现在这四道菜肴,直接将失望转换成浓浓的惊喜。
“康王殿下,这所用的食材,竟然是刚才那三种作物!?”
朱元璋不敢相信。
土豆、玉米、红薯三者在老朱眼中,味道都一般般吧,真正的价值在于充饥。
可谁曾想到。
烹饪一番之后,竟然如此美味,产量如此高,味道又如此棒。
朱元璋对土豆、红薯、玉米爱不释手了。
“当然好吃,你想一下,豆子用火烧一下,是不是贼难吃,烹饪能让它的味道提升,土豆、红薯、玉米烧一下味道就不错,烹饪是不是更好吃了?”
朱成咧嘴一笑,夹起一块肥瘦带筋,裹满汤汁的软嫩牛肉送进嘴巴里。
哇。
土豆牛肉,真的是绝配~!
这一场午餐。
吃得老朱、徐达、蓝玉都心满意足,之前吃过不少主粮,现在又将所有菜都风卷残云炫进肚子里。
让朱成再度惊叹,这三人的食量是真的恐怖。
尤其是老朱和徐达。
这气氛。
颇有一种家宴的感觉,轻松惬意,能吃到儿子(女婿)亲手做的菜。
感觉格外好。
徐达撇了撇朱元璋,心中感叹道,这才是家宴啊,不特么是端上一盆烧鹅坑他啊。
酒足饭饱之后。
老朱又要了一些土豆、玉米、红薯回去,朱成大大方方的送给三人许多。
反正即将大范围种植,提前给他们点,也无所谓。
……
乾清宫。
御书房。
“蓝玉,老鼠的实验你亲自操办,务必得到准确结果,我倒要看看,咱朱成皇儿的言辞是否正确。”
老朱坐在龙书案后,阴沉着脸下达圣谕。
“是!”
蓝玉领命离开。
“徐达,秘密调查土地情况,看一看咱大明现在的土地,是否有被兼并的趋势。”
“是!”
徐达也离开。
整个御书房中,只剩下朱元璋自己,他还在思考王朝周期论。
不过突然间。
他想起朱成所说的三晋之地的旱灾,犹豫少倾之后,对着身后的太监说道。
“让刘基来御书房见咱。”
“是。”
不一会。
刘基来到御书房,刚要叩首,便是被朱元璋拦下。
“伯温不必多礼,咱叫你过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让你算算,三晋之地,是否有灾害发生?”
朱元璋保险起见,还是让刘伯温算一算。
当然。
他只说了让三晋之地,并没有言明旱灾,朱元璋怕自己说的太详细。
反而影响到刘基卜算。
“臣遵旨。”
刘基躬身领命。
他心中思绪万千,也不知道为何朱元璋会让他算三晋之地的灾难。
实际上。
刘伯温的卜算,还真不是迷信,是一种较为浅显的天文、气候学。
早在三国时期。
诸葛亮就能观星算到东风来临。
可见古人对气候的预测,也有独到的见解,实际上刘伯温都不需要卜算。
因为他没有察觉到,有任何气候上的骤变因素。
于是在片刻后。
刘伯温便是回答说道。
“臣愚钝,未曾感觉到三晋之地有灾害,还请陛下恕罪。”
“嗯,没事,那你下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心情大好。
——既然刘基都已经说了,三晋之地不会爆发灾难,想来朱成的医卜星象,不能超过刘伯温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