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妃脸色一白,只能硬生生收住脚步。
此时她很清楚,自己不能动,一但动弹一下,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帮助她们母子两人了。
见阴妃不再说什么,长孙皇后这才扭头看向哀嚎不断的李祐,蹙眉道:“都是皇家体面,成何体统?”
那几个抬人的太监,这才用被褥将李祐的身子苫上,也不管李祐的哀嚎,径直将其抬了出去。
当长孙皇后见李祐被人抬走之后,这才扭头看向阴妃,眼神要多冰冷有多冰冷。
“阴妃,本宫素来不喜欢对你们约束太多,因为本宫清楚,你们自己有分寸。”
“但看来这些年是本宫给你们太多错觉,正当本宫软弱无能不成?”
此话一出,阴妃瞬间跪倒在了地上。
“皇后娘娘……”
淡淡的看了对方一眼,长孙皇后也不停下,而是接着说道:“阴妃你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应当知道后宫之于前朝,那是绝对不能相互干涉才对。”
“若不是事情闹大,本宫也不会知道这宫中还会有这等流言,更不知道,这流言居然还是从前朝传入宫中的。”
“晋王心善,本不愿意追究这些,他自幼在宫外长大,心思单纯,只想着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处好,怎么到了你们眼中就变成了如此龌龊的想法?”
“人人都说天家无情,依本宫看,全是因为你们这种不明事理,利欲熏心之辈搞东搞西所致!”
这话不可谓不重,当长孙皇后说完之后,瞬间就让阴妃的脑袋磕在地上,娇躯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皇后!臣妾知道错了!”
“但此事事出有因,祐儿他也不过是收人蛊惑罢了,都是臣妾教导无方,管教不严,这才酿成如今这种局面。”
阴妃很清楚,现在不是辩驳的时候,因为辩驳的越多,出的问题就越多。
与其有心思争辩,倒不如想想怎么才能够让皇后和陛下息怒。
听到阴妃这么说,长孙皇后没有丝毫心软。
对于李昱,长孙皇后向来觉得自己亏欠良多。
让自己的亲生骨肉流落在外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她心中自然清楚。
在他看来,就是因为在宫外独身一人在宫外时间太长,李昱才想尽办法小心翼翼的维护兄弟之间的情谊。
如果说李昱只是维护自己所出的孩子只见的亲情也就罢了,便是杨妃那里的李恪,李昱也是亲近有加。
这么多年来,不要说李世民这一辈了,便是李世民自己的儿子之间,也不曾见过这种景象。
她和李世民都很珍惜宫中现在的这个氛围。
只可惜,一夜之间化为泡沫破碎,好好的一件事情,硬生生被人变得恶心起来。
因此,今天如果不好好出了这口气,她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儿子李昱?
说白了,她今天来,就是给自己的儿子出气来了!
李昱自己你都舍不得说两句,还容得下你们诋毁?
“阴妃,莫要怪本宫不念旧情,规矩就是规矩,你管教不严乃是事实,放任不管更是罪加一等。”
“前朝那是陛下在责罚李祐,说是老子教训儿子不为过,既然处罚过了,那本宫也就不管他了。”
“今天,你的责罚也不能免。”
长孙皇后身为后宫之主,本就有权惩戒其他妃子。
只是这些年来长孙皇后鲜少这么做,反倒是让不少人觉得长孙皇后没了这项权力。
倒是此时的阴妃,听到这话之后,俏脸变得煞白无比。
虽然说心中惊恐无比,但此时的阴妃还是不敢有丝毫忤逆的意思,只能低着脑袋受着。
长孙皇后见状,也不再拖延,只是淡淡看了一眼阴妃,开口道:“即日起,你在安德宫中思过三月,不得踏出安德宫半步,宫中用度减少三成,以示警告。”
“臣妾知道了……”
长孙皇后的惩戒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每一处都打在了阴妃的七寸上。
不是说阴妃禁足三月那么简单,这禁足她阴妃出不去,其他人也同样进不来。
三个月的时间,不要说阴妃了,一个月见不到皇上,自己就会被忘记的一干二净。
虽然说心中有些不甘,但阴妃现在也只能认命。
至于那宫中用度减少三成,反倒是和前面的惩戒相比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了。
长孙皇后冷冷的瞥了一眼阴妃,语气淡漠道:“这宫中飞黄腾达,一夜之间爬到其他人头上的比比皆是,你身为贵妃,应当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
“即便是本宫这位置,一个出言不逊,祸从口出丢了位置都不是不可能。”
“这三个月,你就在自己的宫中好好想想吧。”
说完,便不再理会阴妃,转身径直离开了安德宫。
那昔日繁华的安德宫,此刻显得极为冷清,跪在地上的阴妃,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宫门被太监关上。
阴妃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彻底完了。
……
后宫的风声不小,可即便是李世民听说之后,也并没有面露不悦之色。
“皇后那边不要去管,后宫之事交给他朕很放心。”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已经彻底给阴妃禁足一事定下了性质。
皇上很满意,这件事情皇后做的并没有错。
一旁的王公公也不再说话,老老实实的退到了一边。
本就是例行公事的禀报,他一个太监又做不了主。
而就在此时,一位身着劲装的壮汉,却不经任何人禀报,就走进了甘露殿内。
那壮汉身着黑衣,衣衫上绣着暗金色狴犴。
在大殿当中站定之后,便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臣百骑司赵岩拜见陛下!”
百骑司,李世民登基之后,以自己秦王府亲卫为班底打造的一支队伍,素来都是在暗中活动。
虽然权力不大,但胜在好用。
自从宫中流言起了之后,李世民就让百骑司一直在查探这流言背后的人。
李世民淡淡的看了一眼赵岩,开口道:“事情查的如何了?”
“启奏陛下,臣已经全都查清楚了,流言起于一个月前,乃是从吏部侍郎阴弘智入宫之后兴起。”
“臣已经查验过了,乃是阴妃娘娘宫中的几位宫女太监收了阴弘智三十贯钱传出去的。”
“目下银钱的位置已经知道,这几名宫女太监,臣也已经让人盯着了。”
喜欢人在大唐,开局教唆李世民跑路请大家收藏:(www.konlan.cc)人在大唐,开局教唆李世民跑路空篮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