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听得外间轻轻的喊声,刘辩知道自己那个新的贴身宦官王仕已然在德阳宫外殿睡去,而他躺在寝宫内侍的床榻之上,黑暗中睁大着双眼。
穿越啊……
而且穿越的莫名其妙,他前世是一个自媒体从事者,也就是某音说历史的,粉丝不多,七八十万,平时接一些如线上小广告每个月也有个三四万的变现,总体来说不算富裕,但是吃喝不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过的也算潇洒。
然而某天和朋友玩卡丁车之时,朋友开玩笑般非恶意的碰撞让他头撞在方向盘上暂时昏厥,醒来后眼前便是董卓救驾的一幕。
自己是……汉少帝刘辩啊!
历史上那个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唯唯诺诺一辈子,却被作为政治牺牲品强灌一杯鸩酒被毒死的皇帝。
甚至袁绍起兵的檄文中都不曾提过他一句,不过一句“董贼擅自废立”。
因为前世多接到的是三国相关的手游广告,配搭的软文一定是讲三国的历史知识,是故刘辩对三国历史尤为熟悉,现在乃是光熹元年七月,也就是189年七月,若不出意外,他将在几天后改元昭宁,而后被废,明年也就是190年的3月被李儒逼着饮下一杯鸩酒,卑微的死去。
但是现在的刘辩,并不是历史上那个汉少帝,这副躯壳内乃是一副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
这两天从迷茫震惊到接受,让他有些心力憔悴,最让他心力憔悴的,乃是穿越成刘辩,贼老天还不给他系统……
但是,他非历史上的少帝,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走上刘辩的老路呢?又怎甘心眼睁睁等着自己去死呢?
得做些什么!
刘辩开始绞尽脑汁回想着十常侍之变到董卓乱政这段历史的一点一滴,死扣着每一个细节。
董卓为了将自己救驾之功最大化,必然会加快废立的力度,左算右算也就在这几天了。
而刘辩记忆中董卓废帝便是在董卓阴死丁原,成为洛阳第一军事集团后,那么吕布弑父归顺董卓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可惜刘辩是个睁眼瞎,根本无从知晓宫外情况,若是有可用之人,提醒丁原提防董卓策反吕布,倒是能拖慢董卓废帝的时间节点,乃好让自己从容布置。
明天就是十常侍之乱后第一次朝会,想必此时在清灭世家和宦官后的士族们正满心期待的准备表功邀赏。
毕竟做了这么久的局,明日已然是收割的程度了。
只是不知道董卓是如何应对的?
等等……
刘辩轻轻坐起,漆黑的宫殿中他一双眼睛在微弱的烛光下亮若星辰。
明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无论明日董卓如何应对,在阴死丁原之前必然不会有所动作,否则打草惊蛇野心暴露会遭来以袁家为首的士族反扑。
小说中丁原和董卓是前后战过几次,董卓没法应付吕布这才在九原人李肃的建议下策反吕布反水。
但是如此身临其境的想想,董卓在没有确定掌握朝堂话语权之前,贸然与丁原动手,且不说打不打得过的问题,那样他必然野心暴露,不怕天下共击之?
要知道现在何进死后,手下大批军队现在还是无主状态,在没有掌控何进旧部之前,董卓凭借现有三千飞熊军和丁原五千并州军打,胜负实在难料。
那么一旦董卓野心暴露,必然引起袁氏的反弹!
不对不对……
刘辩摇了摇头,再次就着灯光画着思维脑图:历史上董卓灭丁原后主废立,虽然袁绍带头反对,但是还是让董卓成功了,倘若没有朝中势力支持,根本不可能。
这股势力还有可能比袁家大么?不可能……
分析汉末局势,袁家实际上就是所有士族世家的代表,所以也就是说没有袁家的支持,董卓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废除少帝成功。
可是蹊跷的是袁绍不代表袁家的意见么……?
刘辩想到一个人,思绪豁然开朗!
袁绍也许……不,一定不能代表袁氏全部的意见!而一定有个地位比他更高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控制从何进惨死,十常侍作乱到现在的幕后黑手
那个人就是袁隗!
历史上少帝退位,帮少帝取下天子玺授的便是袁隗!
而董卓废立成功后,袁隗也是袁氏唯一留在朝堂的袁氏政治力量!
更蹊跷的是,董卓为什么之前一直自称袁氏门生故吏?就因为早年间董卓做过袁隗的司马掾吏!
想到这里,刘辩飞速在脑海中构建思维脑图——也就是说,袁氏很可能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团结。
即便是袁氏内部,依旧有着派系之争。
袁隗本就是大汉主管天下兵事的太尉,而在十常侍之乱中,继承何进衣钵的却本应该是袁绍,一旦袁绍被世人表为大将军,再进一步便是大司马,即便未再进一步,也能架空现在的司徒袁隗。
所以在袁氏内部,也是有派系之争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董卓擅自废立袁绍惊怒出逃,而袁隗从头到尾都是默许的态度,甚至不曾离开洛阳。
那便因为袁隗从头到尾都觉得董卓是他的人,知道袁绍起兵反董,董卓反戈一击将这老家伙杀了祭旗,让袁隗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想到这里刘辩将毛笔一扔,躺在一堆写满了拼音和简体字的绢布之中,面上带着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