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身边一名护卫打断了朱厚泽的思绪,“汗王,紧急战报!”
“嗯!”
朱厚泽点了点头,令道:“让他们过来。”
片刻,几名瓦剌信使被护卫带了过来,为首军官单膝跪下,大声禀报道:“启禀汗王,从昨夜四更开始,明军主力便停止了脚步,在一处湖泊处扎下了大营。”
朱厚泽:“哦?怎么回事?”
那军官:“情况还在探查中,另外,巴尔津济农还让将缴获的那批明军的军粮给汗王送来了,都是产自湖广的上好稻米。”
“回去告诉巴尔津济农,就说本王心领了。”
朱厚泽笑了,接着令道:“一个时辰内,给本王探清明军的真实意图,还有,方圆五十里内的风吹草动都牢牢掌握。”
说着,朱厚泽瞥了眼和林,一挥手,“去吧!”
...........
中军大帐内,牛继宗坐在当中的帅座上。
御林军各营主将分坐两边,皆低头沉默不语。
牛继宗先是瞟了瞟在座的十二团营主将,然后才说道:“最快要明后日才能确认是不是瘟疫。”
谢琼等人立刻坐直了身子。
牛继宗继续道:“不过随行的军医说了,瘟疫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爆发的太突然了,而且这些军卒只出现了腹痛腹泻、高热和大汗淋漓,并没有其他症状,还有就是,军中的饮用水中一直都有用药,最近天气也很好,所以,本帅决定不放弃他们,暂等一两日。诸位以为如何?”
下书吧
大帐内一片沉寂。
牛继宗望向了御林军副统领南阳伯李文忠,“李将军,你有何看法?”
李文忠一时片刻哪里知道该怎么办,这次中招的不是一两个营的军卒,就连他自己本部人马也出现了症状,还有就是,他相信牛继宗的话,大军感染瘟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得依照以不变应万变,顺着牛继宗的话,答道:“既然大帅这样说,我等听令便是。”
众将纷纷点头。
牛继宗:“好吧。那你们就听我的将令。谢琼、史鼎!”
“末将在。”
谢琼、史鼎站了起来。
牛继宗:“你们二人率领显武、立威营四万兵马前出三里扎营,为大军前锋,严防和林方向的瓦剌人。”
“诺!”
二人大声应道。
牛继宗:“高平、秦路!”
“在。”
“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即刻前往西北向,在两里外那处山丘扎下大营,确保大军水源的安全。”
“诺!”
李文忠和其他将领一个个鸦雀无声地等待着牛继宗的军令。
牛继宗将手一摆,“你们都回去待命。”
扬威营主将汪洋、振威营主将赵胜急了,二人对视一眼,刚被调出大营的四营兵马都没有士卒感染,同样,他们俩麾下人马也没有出现感染,可牛继宗竟没有让他们单独扎营,他们可不敢赌。
汪洋站了起来,“大帅,扬威营并没有士卒被感染。”
赵胜也站了起来,“大帅,振武营是否可以单独扎营?”
李文忠脸一沉,“你们想抗命?”
赵胜怔住了,好半晌才说道:“我也是为了振武营两万将士考虑.....不可不防哪.....”
汪洋两眼不断地闪动,接着他笑着说道:“不错,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然真出了问题,咱们就是罪人!”
谢琼一拍桉几站了起来,“你敢质疑大帅的军令?”
汪洋:“谢将军说笑了,我说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还请大帅以大局为重。”
整个大帐内鸦雀无声。
谢琼两眼冒出火来。
牛继宗澹澹一笑,“你们打算在哪里扎营?”
赵胜抬起了头,“自是听大帅的军令。”
牛继宗:“那就不要动了。”
李文忠等都怔住了,一个个把目光望向汪洋。
汪洋牙帮一咬,“我们在东南方向扎营,隔断瓦剌偏师与朱厚泽主力会合的道路。”
沉默了一阵,牛继宗说话了,“军中无戏言!”接着,大声说道:“你们二人率麾下兵马前往东南向扎营,严防瓦剌人之间会合,若出了差错,提头来见!”
赵胜与汪洋对视一眼,只得答道:“是。”
牛继宗点了点头,“你们都回去吧。”
谢琼等人只好悻悻地走了出去。
李文忠转身走了回来,说道:“大帅不该答应他们的要求!”
牛继宗笑了笑,将帅桉上一封压在账册下的信递了过去,“忠武伯递来的急信。”
李文忠将信看完,两眼不断地闪动,接着他笑了起来,“难怪大帅命人将那些大米全部丢弃,原来如此。”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问道:“那,这些士卒?”
牛继宗:“军医对那些大米检查过了,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是使得大军暂时失去战力,吃几剂药,一两天就好了。”
李文忠:“哦?”
牛继宗诡秘地笑了,“告诉你吧,一部分大米被送往了和林,呵呵,这种好东西,肯定不会分给底层军卒.....”
李文忠坐了下来,“那汪洋和赵胜?”
牛继宗一声冷笑,“查到现在了,不是汪洋,就是赵胜,错不了了。”
李文忠怔住了,好半晌才说道:“这样是不是牵连太多人了.....”
牛继宗两眼闪着寒光,“攘外必先安内。为了大局,再多的人也在所不惜!”
.............
天佑四十一年九月十三日,大草原深处,和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