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回到住处的时候,表哥还没回来,他下楼买了菜,准备做饭。
表哥差不多晚上8点的时候才回来。
“光明啊!那边怎么样?底漆做完了没?”表哥一边洗手一边问道。
“没,剩下一个卧室门和里面的衣柜没有刷?”李光明一边盛饭一边回答到。
“好,咱们吃饭吧!”表哥来到桌子前面坐下。
两个菜,一个炒空心菜,一个凉拌黄瓜。看的表哥直咧嘴。
“要买一点肉吃嘛!咱们这样做苦力活的,不吃一点肉怎么能受得了?”
“好的,下次我买一点。”李光明尴尬的说道。他不是不想买,口袋里的钱要省着花才是。
表哥看到李光明的窘迫,笑了笑说道:“买菜的钱我放到灶台旁边那个桌子上了,就在那个纸盒里,你买菜的时候从里面拿钱就行了,或者你买回来后,花多少钱就从里面拿多少钱。”
吃完饭,表哥又带着李光明在大树营社区里转了一圈,住的地方,最起码要熟悉一下,总不能出门就不认识路吧!
这里是城中村,房子也不像北方城市那样,东南西北都是正方向。街道自然也是弯弯曲曲拐来拐去的。有些地方看着很窄,像是死胡同,走过去又连接在大路上。
房子都是村民的自建房,都建的很高,少的也有五六层楼,大多数都是出租给来这里打工的人。楼与楼的间距很近,打开窗户可以对面楼上的人握手,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形象的称呼:握手楼。
“在这里住的,有一多半都是做装修的,咱们四川人也很多,光咱们亲戚就有一百多口,以后带你慢慢认识。”表哥边走着说道。
正是因为特殊的位置、环境和人群,这里成了鱼龙混杂、三教九流的聚集地。几乎每天都有喝酒闹事打群架的,那种二三十人混战的场面也是正常。楼下的车棚里,天天都有丢电动车、自行车的。
晚上没事的时候,搬个板凳,坐在二楼的走廊上,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小街道,市井的烟火气十足,四川话混着云南话,偶尔也会有不知道哪里的方言,听不懂,就是个热闹。
“光明,你们今天是几点往回走的?”表哥问道。
“5点半,富常哥说路远,要早一点回。”
“以后这样的情况,你要坚持把活干完再回,你们今天留下的活,不够半个工,如果今天你们能干完,明天咱们就去另一个工地了。这边留一个尾巴,专门去不值得,如果不去,下面的活就不能做。咱们是包活的,你在工地上不只是干活,以后还要带着他们干,能明白吗?”
“嗯,其实再有一个小时就能好,下次我注意这个事情。”
“明天我去那边收尾,你和富常去北区江东花园那边工地上,也是打砂纸,刷第二遍底漆。我把这边收完了过去找你们。”
“离今天的工地远不远?”
“当然远了,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我可以在工地上充一下电。”
“咱们今天去的是南边吗?”
“你是不是找不到方向?”
“嗯!这里的不像北方,房子大部分都是南北方向,路也是正的。我现在都不知道咱们住的地方是朝哪个方向。”
“以后时间常了你就能分清了,只要记住前后左右就行。”
“嗯!我记得路的名字,如果现在让我一个人去,我也能找到。”
“好,慢慢来。你的工资按一天50元开,等熟练了再给你涨,现在这活路也不太赚钱,多了我也开不起。
生活费咱们平摊,月底算账的时候从工资里面扣,亲兄弟明算账,你一光哥在这里的时候也是这样算的。”
“好的哥。”
一光是丁一明的亲弟弟,也就是李光明的二表哥,现在在荣园装饰公司大理分公司跑业务。李光明对表哥给的工资很满意,在老家,一个砌墙的大工师傅一天才25元,在工厂里上班,一个月才700元,现在学徒就给开一天50元,一个月就能赚1500元,当然很开心了。
转眼半月,每天忙碌着日子过的就快些。昆明的气温随着夏季的到来,也比之前高了一点。
李光明来的时候带了两件长袖衬衫、两件短袖衬衫和两套休闲西装,这些衣服平时穿还行,在工地上干活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的。
正好有工地结账,表哥先给李光明开了500块钱工资,让他平时零用。李光明准备买两件短袖背心。
晚饭后,李光明和表哥去街上买衣服。在后营这边有不少小门市,李光明看到一家打折处理的门市,就进去看了看。试了两件,不太合适。
就在他转身要走的时候,身后的店主撇撇嘴说了一句:“买不起么就不要看,试了又不买,真个是鬼迷日眼呢!”
李光明没听懂店主说的啥意思,但他知道肯定不是啥好话。不过他也不想计较,准备转身就走,必竟是出门在外的,受点气就受点气。
“我日尼玛,老子不买又咋个说?”丁一明怒骂着一脚踹翻了店里的一个衣服架子,一架子衣服倒在地上。
“你要整哪样?葛是要打架?为一句话葛值得?”店主见是硬茬,顿时就软了。
李光明哪经历过这样的事,赶紧拉住表哥,往店外面走。他不怕打架,但为这一点事打架,真的不值得,不就是一句话吗,反正他也听不懂,啥是鬼迷日眼他也不明白,说就说了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