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镇百里外云顶山。
山中云顶寺。
青天白日。
寺中大殿却阴森昏暗。
呼!
一阵风透过老旧窗棂吹入殿中。
那条如蛇游动的黑影再次钻入殿内,发出低沉阴冷的声音。
“魏家老宅那边出事了,夜叉被杀了!”
“什么?是谁杀了夜叉?你我布置正是关键时期,绝对不能在这时候出岔子!”
“不太好说,杀夜叉的是那魏家小姐。”
“怎么可能?那魏家小姐不是被镇压着?”
“就是啊,我也这么认为,说起来,又和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书生有关,有些看不出深浅,看样子很可怕。”
“先盯着,总之,慈航镇的布局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你我承受不起某些人的怒火。”
“明白。”
“魏家小姐不足挂齿,至于那书生……”
“如何?”
“盯紧了!”
“是!”
阴风,幽幽向东。
……
白露为霜。
入秋的第三个节气,虽然日间还能感受到些微热流,但到了夜晚后凉意就开始有些沁骨了。
庭院中。
响起孩子们的嬉笑声。
“青沙河,透着绿儿,载着船儿去打渔……”
“青沙河,变了黑,波浪滚,有水鬼,小孩儿小孩儿莫要去。”
槐树下。
姜婆婆和老余正坐在石凳上,吃着一盘水果和瓜子儿,日常互怼,看着村里的几个孩童在院儿里唱乡村小调,玩游戏。
白菊仙认真教学中,只不过,貌似,村中孩子能真正静下心来听这位女先生教通识的也就只有小锦一个,当然,还有陪太子读书的小明……
橘猫细细窝在石阶处,一双绿眼间或一轮。
它所处的位置一般不太惹人关注,可,却能将庭院一切尽收眼底。
脚步声响,细细两只耳朵立刻竖起。
小常先生从后院走出。
课堂上的白老师下意识转过身。
书生和白老师眼神交汇,互相点了下头。
那一回眸的风情,只有书中人能懂。
“白小姐早!”
书生露出儒雅的笑容打了声招呼。
白菊仙看了看庭院外的天,呃,这日上已经不是三竿,而是五竿了,还早呢?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微微颔首:“客气。”
都说了别叫白小洁……姐了,人家有名字。
“瞄~”
细细白一眼某书生。
这书生一夜未归。
天渐亮时才春风满面回观,昨晚儿也不知谁家小姐被嚯嚯了。
常平朝槐树走过去。
就见师傅磕着碗碟中的瓜子儿拂袖,吐壳儿,无不彰显我乃仙人的出尘气质。
“起来啦!来一瓣儿?”
余钱笑眯眯看自家徒儿,递上一盘剥好皮的橘子。
“谢师傅。”
常平坐下。
余钱看着常平,脸上笑意更浓,自家这徒儿,英俊非凡,举手投足仙气飘飘,就连吃橘子的样子都这么迷人,叫哪个少女不怀春?
呵,人不风流枉少年,有为师当年的风采。
他抚了抚长须,轻笑:“师徒之间有什么好谢的,反正也不是师傅买的,要谢就谢这位姜婆婆。她和菊仙来到我知墨观,那是蓬荜生辉,我们大大的沾光啊。”
常平点头,会意。
师傅的意思,这位姜婆婆是大有来头的人物。
姜这个姓?
转头朝继续认真教学中的白菊仙瞟去,此时的白老师已经不复之前的纯粹,美眸中多了些迷一般的光泽。
“老芋头,少拿我老婆子开刷,不过是为着菊仙着想,到镇上去探探虚实,顺便买了点水果回来,总也不能白吃白喝你的,我老婆子不喜欢欠人东西!特别是你!废话这么多,吃东西还堵不住你的嘴!”
姜婆婆白一眼余钱,脸色不愉。
“师傅,其实弟子是有问题想请教。”
被姜婆婆这么一打岔,常平差点忘了正事。
“你想问什么?正巧姜婆婆也在,说不定能给你一些不同的建议。”
“倘若,遇上一群鬼物,虽然它们暂时没有作恶,但极有可能存在隐患,甚至还有别的大能布置的手段,像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灭了还是静观其变?”
常平很严肃的问。
“你还想怎么处理?灭了它们?就凭你?搞笑哟!我老婆子的建议是别自视甚高自不量力!安安分分待在这知墨观做你的书生便是!”
姜婆婆嗤笑。
“姜婆子住嘴,徒儿,你问这个问题问的好,你说的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是得要慎重行事,江湖道,江湖事,一朝快意惹恩怨,不过于文人而言,讲求文心顺畅,善养浩然之气,无论妖魔鬼怪,只要犯恶,那便不能袖手旁观。”
余钱一脸正气道。
“可是万一遇到棘手妖魔呢?”
“明知不可为而为是为勇,明知不可为而退是为智,取舍之间,只需把握一个度!”
“哦?这个度怎么把握?师傅请细说?”
常平身体凑近,露出好学之态。
姜婆婆倒也有些好奇余钱这老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出来?
余钱想了下,徐徐说道:“无论是妖魔鬼怪都各行其道,大道所在,无非一个善字,妖怪可驯,魔鬼难伏,妖怪为生灵异智,尚有可为,魔由心生,鬼背轮回,皆与善无关,留之必造大孽,见者当诛。而把握的度自然便是见机行事,量力而行!”
嗯,师傅的话……说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哦,好像懂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常平念了念。
“可以这么理解,读书人当为天下先。”余钱笑了笑表示认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